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什么朝代使用纸张,以及纸从哪个朝代大规模使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什么朝代使用纸张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纸从哪个朝代大规模使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从哪个朝代开始,官方正式以纸张代替竹简作为书写材料?
纸张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简牍是中国古代书写用的竹简和木片,为未编成册之称。实际是几种东西的总称,指的是竹简、木简、竹牍和木牍。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中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答案】:东晋 解析:汉代公文书写材料多用竹、木,缮写诏书的木牍外型规格一尺一寸见方,称为诏板(版)、诏黄。自东晋桓玄当政时下令以纸代筒后,公文起初一律采用黄纸书写。
蔡伦(?—121)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和帝时,蔡伦入宫做皇帝的侍从,后来升任“尚方令”,负责管理皇室工场,监造各种器械。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在洛阳发明了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
纸张的大量生产与应用,使竹简、木牍、缣帛逐渐缩小世袭之地。由于纸的运笔效果比竹木好得多,书法开始流行起来,王羲之(公元321至378年)和王献之(公元344至488年)都是东晋时代著名的书法家。相传王羲之做永嘉的太守时,常临池学书,池水尽盤。
由于简牍笨重,缣帛昂贵,不适合老百姓用来记载文字,于是,人们就一直在寻找新的书写材料。东汉时期的蔡伦用树皮、废麻、破布和旧渔网等原料制造出了一批纸,人们称为“蔡侯纸”。蔡侯纸的出现,使人类跨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标志着纸张正式开始代替竹和帛。
关于什么朝代使用纸张和纸从哪个朝代大规模使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什么朝代使用纸张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纸从哪个朝代大规模使用、什么朝代使用纸张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