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交换机与队列的绑定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交换机与队列的绑定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RabbitMQ的动态创建交换机、队列、绑定、死信队列,延迟队列代码实现
发送消息的时候通过在header添加x-delay参数来控制消息的延时时间 启动服务,登录RabbitMQ管理界面,可以看到交换机和队列都已经创建成功。
创建死信队列 DLX_QUEUE 并和指定交换机 DLX_EXCHANGE 进行绑定(其实也是普通的队列、普通的交换机)。
生产者将消息投递到交换器,然后交换器再将消息路由到一个或者多个队列中。
然后动态的去创建关系。配置文件格式:配置文件:声明操作类(容器中单例bean创建完毕,执行回调方法):在项目启动后,便会去读取配置文件的信息,然后去创建RabbitMQ的组件信息,实现了配置集中管理。
2、交换机绑定ip地址和mac地址命令
不同类型的交换机绑定ip地址和mac地址命令不同 。华为交换机:在物理接口上直接绑定“Interface Ethernet User-bind static ip-address mac-address ”,进入“System-View ”,输入“system”即可。
用mac-address static命令。
执行arp-s 命令即可绑定IP和MAC地址,但在Win7下运行arp -s 绑定mac时,出现“ARP 项添加失败: 拒绝访问。”的提示,Win7下绑定IP和MAC地址操作和XP有所差别,在Win7中需要用netsh命令了来绑定Mac地址。
switchport port-security maximum value 设置接口上安全地址的最大个数,范围是1-128,缺省值为128。
3、RabbitMQ架构
为了保证数据不被丢失,RabbitMQ支持消息确认机制,为了保证数据能被正确处理而不仅仅是被Consumer收到,这就需要在处理完数据之后发送一个确认ack。
rabbitMQ是AMQP协议的一个开源实现。
rabbitMQ 架构为rabbitMQ keepalived 镜像模式。
kafaka和rabbitmq的最主要区别在于数据的可靠性和吞吐量上;在实际场景中,需要按需求取舍。
4、【MQ】RabbitMQ 交换器与队列
生产者将消息投递到交换器,然后交换器再将消息路由到一个或者多个队列中。
消息并不是直接通过指定队列名称到达队列中的,队列在创建的时候会跟交换机进行绑定(可能是通过routing key进行绑定,也可能是直接绑定)。
每个vhost本质上就是一个mini版的rabbitmq服务器,拥有自己的队列、交换器、绑定和权限机制。 vhost是AMQP概念的基础,必须在连接时指定,rabbitmq默认的vhost是 / 。 1Broker 表示消息队列服务器实体。
它是完全匹配、单播的模式。每个发到 fanout 类型交换器的消息都会分到所有绑定的队列上去。fanout 交换器不处理路由键,只是简单的将队列绑定到交换器上,每个发送到交换器的消息都会被转发到与该交换器绑定的所有队列上。
topic 模式的 key 必须具有固定的格式:以 . 作为间隔的一串单词;比如: quick.orange.rabbit , key 最多不能超过 255byte 。 交换机和队列的key可以以类似正则表达式的方式存在,有两种语法:图 4。
关于交换机与队列的绑定和交换机绑定端口命令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交换机与队列的绑定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交换机绑定端口命令、交换机与队列的绑定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