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民国张伯英铜墨盒,以及张伯英信札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民国张伯英铜墨盒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张伯英信札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民国大家张伯英丨真名士,自风流
张伯英,这位民国时期的大家,他的生活充满了真名士的风流与雅致。张伯英,生于清朝末年,逝世于民国时期,他的一生见证了中国的动荡与变革。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更是一位教育家和诗人。
他就是民国书法大家、碑帖学家——张伯英。张伯英像 幼承庭训 金陵中举 1871年7月24日,张伯英出生于江苏徐州名门望族。
2、张樾丞的人物评价
张樾丞用功刻苦,从不谋求捷径,他记忆力极佳,对前人的佳作过目不忘,聪颖过人。自立门户后,他每天手不释《六书通》等印典,每日研习,因为水平高、名声响,字体严整规范,很适合皇家风范。
张樾丞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他后来又为末代皇帝溥仪刻过印。除此之外,鲁迅、冯玉祥、白崇禧等民国名流都曾向他索印。张老先生在整个民国时期,于篆刻行都是数一数二的人物。
”张樾丞是刻铜墨盒出身,能书善画,精于刻印。其时在琉璃厂挂单治印的人很多,其中以张樾丞名字最响,这就是因宣统皇帝的“宣统鉴赏”、“无逸斋精鉴玺”两方印是他刻的。
墨盒刻铜乃他首创,前无古人,后无超越者,有一代刻铜宗师之称,其技法及风格影响了后来的姚华与张樾丞,以致姚、张二人将刻铜墨盒的制作流程推置到了艺术创作的高妙境界。
3、张伯英艺术馆的张伯英生平
张伯英,原名张启让,字勺圃,号云龙山人,晚号东涯老人,室名远山楼,小来禽馆。
张伯英,谱名启让,字勺圃、少溥、蛰农,自号云龙山民、东涯老人,生于1871年,自幼受家风熏陶,苦习书法。庚子年间中举。1914年因才识过人,被陆军部次长、同窗好友徐树铮聘为陆军部秘书。
张伯英晚年贫病交迫,生活清苦,尤醉心于书画金石。他与海内名家康有为、梁启超、于右任、张学良、林琴南、齐白石、容庚等交往密切,以精于品鉴金石书画闻名京津。张伯英能诗善文,风格清新俊逸。
张伯英(1871-1949),字勺圃、一字少溥,谱名启让、别署云龙山民、榆庄老农,晚号东涯老人、老勺、勺叟。室名远山楼,小来禽馆。徐州铜山区人,清代光绪朝时举人。书法家、金石鉴赏家、诗人、学者。
他就是民国书法大家、碑帖学家——张伯英。张伯英像 幼承庭训 金陵中举 1871年7月24日,张伯英出生于江苏徐州名门望族。
4、江苏徐州张伯英艺术馆
张伯英艺术馆始建于2004年,是一所融收藏、陈列、研究与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艺术场馆,馆名由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生前题写。
张伯英艺术馆,位于三环路南,汉王镇望城村境内。艺术馆陈列有被誉为汉代绣像史的汉画像石、石碑、石刻民俗文物等1500余件,张氏及徐州籍书家的墨宝、张伯英塑像等。
张伯英艺术馆坐落在徐州南郊泉山自然保护区西麓,占地120余亩,晚清风格的古典建筑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包括陈列室、展览室、书画室、艺术碑廊、藏书楼等。馆区分为张伯英艺术馆、民俗收藏馆和彭城书画院三个部分。
张伯英艺术馆张伯英艺术馆坐落在徐州南郊泉山自然保护区西麓,占地120余亩,晚清风格的古典建筑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包括陈列室、展览室、书画室、艺术碑廊、藏书楼等。
关于民国张伯英铜墨盒和张伯英信札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民国张伯英铜墨盒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张伯英信札、民国张伯英铜墨盒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